陆地生物中发光的很少,只有萤火虫等少数几种,而海洋生物从细菌到鱼类,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会发光的种类。
美国蒙特利湾水族馆研究所科学家在《科学报告》期刊发表研究成果称,生活在海洋表层及到米深度的海洋生物中,超过四分之三的海洋生物都存在发光现象,包括鱼类、水母、虫类(如深海螺旋虫)、透明动物、甲壳类动物、鱿鱼和章鱼等。其中一部分海洋生物像鮟鱇鱼一样,依靠光细菌发光,但大多数海洋生物则像水母一样通过化学作用发光。这一发现成果,首次真正量化了能够自己发光的海洋动物,该成果同时也表明,生物发光能力其实并不罕见。
为什么生物会发光呢?其实包括人也有自发光,只是十分微弱需要借助精密仪器才能检测到,而自然界的许多生物发光十分醒目,有人认为有机体产生光线的原因很多,如防御,制作陷阱或吸引配偶等。生物发光是生物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光。与其他光源不同,生物发光被认为是“冷”反应,因为它不会释放任何热量。生物发光在被人类发现的历史中都被神秘化,甚至许多被描述成神话传说。而现代科学家也对这一奇妙过程的功能和机制充满疑问。尽管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现少量生物发光物种,比如萤火虫等,但生物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很高比例的生物发光物种。科学界认为,海洋生物体在大约1.5亿年前就进化出了发光的能力。深海中的发光现象有很多作用,比如可以狩猎、警告掠食者或吸引伴侣。科学家解释说,这项发现使得海洋中的生物发光现象成为一个“生态特性”,这个特性是生活在深海中的大多数生物都应该具备的。据统计,海洋污染的80%来自陆地,陆源污染物向海洋转移,是造成全球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刻不容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