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2亿新车站,折腾无下限?
新老两处车站,相距近15公里。这不仅让滁州市市民在出行时叫苦不迭,也让当地汽运和交通部门格外纠结:“车站搬是不搬?”计划投资2亿元的新车站曾遭搁置,最终于去年底将包括合肥、芜湖等6条线路搬至新站。未出3个月,6条线路再次迁回老站始发。对于客运班线的来回“折腾”,汽车站表示:“一切以市民方便出行考虑,无奈迁回。”交通局则称:“老车站阻碍城区公共交通,迟早要搬”。(4月23日《安徽商报》) 说好了的新车站,结果成了“中转站”。线路搬来搬去,车次变来变去,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徒留下现代化的新站如空城般尴尬矗立。车站方说是市民不爱去新站,交通局说是迟早要搬,只是没有人说说数亿元的新站“性价比”何在——有这钱,可能还不如改造老站来得更划算。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毕竟,城市在发展,老站的承载能力是个定量,资源环境掣肘因素诸多,不能死守在原地不往前走。于是,随着京沪高铁在滁州落脚,计划投资达2亿元的滁州汽车总站新建于距城区10多公里的高铁站旁,4层现代化建筑外加一座偌大的停车场竣工于2012年。但问题是,新站建成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算不算财*打水漂了呢? 一则,所谓“市民方便”的说法,纯属扯淡。既然不方面,当初干嘛要建设?建成之后才发现给市民带来很大不便,那么,前期规划论证干什么去了?二则,所谓“框架发展阵痛期”的说法,看起来“高大上”,其实也不堪一驳。阵痛是不假,但这不能成为决策失误的遮羞布。“迟早要搬”不等于“现在适合搬”,行*作为的前瞻性不等于过度超前。明明是缺乏配套、明明是难以协调,愣是说成长远的利好,这车站究竟是为眼下的市民而建、还是为未来的市民而建? 这倒令人想起兰州的一件事:2012年底,当地媒体报道称,兰州以每辆80万元价格购买了50辆快速公交车,由于快速公交站点未交付,从当年7月开始50辆车就在兰州公交集团第三客运公司厂区内闲置。由于害怕长时间不开,电瓶等装置会老化,每两周要对这些车辆发动一次,在院子里转转圈。再往前,还有广东揭阳市岐山“一个人的汽车站”:该车站2001年动工建设,2004年建成,耗资2800万元,至今未能投入使用。据介绍,因位置偏僻,站场前后的道路狭窄,大型客运车辆掉头都有困难。前者是“路未修,车先买”,后者是“路未有,站先建”,异曲同工。 这些奇葩公共基础设施,显然属于好心没有办成好事,反倒让市民戳脊梁骨。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买了或建了又用不上的玩意,为什么总能披着“民生决策”的盖头,在程序正义中一路绿灯而畅行无阻?谁拍板,自然谁担责。谁主张,自然谁解释。面对2亿新车站基本停摆的现实,总不能拿未来的愿景来敷衍眼下的锈迹斑斑。问责制度,如何能眼不见为净呢? 邓海建
: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