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营口,河在前,海在后,城市生于河,盛于河。河流见证着历史,承载着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对于有历史的主城区而言,河,当然是大辽河。大辽河在站前区区域内辗转流连7公里,仿佛在这里长舒一口气后,再不回头,一路坦然向西,注入渤海。像一个反写的“C”字母,站前区拥大辽河入怀。营口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争创全国文明城,这个老城区被寄予打造高品质宜居地的厚望。对于地处营口城区中心位置的站前区而言,“C”位的意义不仅在于地理上的中心,更在于城区品质,在于把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变成发展质量的提升,在于经济繁荣、城市更新、社会治理、营商环境、民生福祉等诸多方面走在前列、做到最好。为此,区委带领全区上下化压力为动力,笃行实干,不断推动老城区内涵式发展。“翻红”工业“锈带”建设文化“秀带”地处大辽河营口城区起点的营口造纸厂,是这座曾经的“轻纺城”近现代工业的肇始之地。营口造纸厂有着80多年历史,曾经是新中国第三大造纸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张凸版印刷纸,用于《毛泽东选集》的印刷。它曾经拥有自己的学校、医院、消防队、电影院、商业街甚至电视台。至今,这里仍在生产手工宣纸。年12月,营口造纸厂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包括4座厂房、7台蒸煮锅和两台凸版纸机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把工业遗产定位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沿河而行,有如在一段发展的文明史中穿行。营口制桶厂遗址,生产“友谊”牌洗衣机的老厂房,老树新花的植物园,营口化纤厂俱乐部,营口老港码头,依托老港码头兴盛一时的石材城、陶瓷城,停靠绿皮车的火车站,百年气象站……遗存遍布,凝固着一个个火红年代;吊车、铁锚、火车铁轨,女儿墙、罗马柱、依稀可见的标语,一栋栋年代感极强的建筑,实物犹在,连缀着一段段“站前文脉”。文化遗存是挖掘辽河文化内涵、讲好辽河故事、传承精神血脉的宝贵载体,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文化遗存,是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题中应有之义。把文脉接续到现代化沿海经济强市上来,外塑颜值内升气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内涵支撑。正在编制的辽河文化产业带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突出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特色发展,制定保护利用、保留更新、战略发展政策,给站前区带来新机遇、新期盼、新责任。北部的3个村给这个中心城区平添了一抹田园风光。三村怀抱营口城区最大一片水面,这里是原营口造纸厂水库,近似方形的水面周长超过6公里。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7条河流环绕。三村、北湖、河流相连相通、相映成趣,已被规划为北湖生态区。围绕辽河文化产业带整合资源、招商引资,加快推进营口老港片区城市更新、大辽河城市段整治和北湖生态区建设,已经列入营口市委全会报告和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去年站前区腾出工业“锈带”土地近万平方米,今年统筹推进城区改造、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治理,打造河海风情街,开发百年气象站、老港码头、造纸厂,打通拓宽大辽河生态景观带,串联辽河文化创意区、新经济产业区和田园农业休闲区。打造群众生活舒适区干部就得跳出“舒适区”工业“锈带”的另一面,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今日站前。党政机关、央企营口“总部”、金融企业在这里集中,营口城区的主要商圈分布于此,沿街商铺鳞次栉比,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等“新经济”风生水起……中心城区要素齐备、人流资金流集中、商贸流通业发达。作为城市的“脸面”,站前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借光”多,负担少。“得天独厚”、长期“被呵护”,干部的斗争精神、拼搏意志缺磨短练。“决不能滋生‘躺赢’意识,否则必将‘站不起来’;打造群众舒适区,干部必须走出‘舒适区’”。从乡镇、县(市)领导岗位走上站前区委书记岗位的王正刚经常这样告诫干部。一场打破“小富则安,小富即满”“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转作风见行动”的思想解放在实战中悄然展开。在一线和“吃劲儿”岗位培养锻炼干部,健全容错机制,激励干部敢闯敢试。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理念,培养“会散即行”“见文即落”的工作习惯。区领导带头,咬住“勇”“韧”两个字,不怕干扰、不惧困难,敢定事、敢冲锋、敢担当;咬住不放、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手,不见结果不收兵。去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新增项目19个,实现税收2.86亿元,解决就业3万人次。营口新经济线上平台入园企业38家,灵活用工平台投入使用,服务国内个发包项目,成功签约17.8万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可办率达%,平均办理时限压缩84%,年度营商环境报告“合同执行”分项名列全市第一。全区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老旧小区、小街小巷清理环境卫生、治理“八乱”……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核翼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开发区,站前有了一块4平方公里的“工业飞地”。站前区瞄定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精准出击,加大头部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集聚全产业链项目入驻。80至89岁老人每月领取元补贴,90至98岁老人每月领取元,99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元,到去年,站前区4年累计给居民发放高龄补贴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递增、登记失业率渐降,优质教育资源集中,老旧小区不断升级、新楼盘接踵而起……一个个“小确幸”不断丰富着站前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到群众中去打通服务“最后一百米”春节前夕,勤俭小区一栋居民楼的12户居民用上了自己的电梯。去年,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站前区出台加装电梯政策,区里承担一半的电梯购置和安装费用,并且承担电梯运行维护费用。这栋建于年的居民楼,居民最小年龄65岁,在社区干部和老党员、居民马国臣的沟通协调下,8户老住户一致同意加装户外电梯。“通过社区网格联系沟通后,暂在外地的5楼、3楼两户也同意,就差一楼的两户。”勤俭社区书记苏美月说,“一户一户分别沟通,讲清楚利弊,一楼用不上电梯,但是楼上都走户外电梯,避免了楼宇门开关给一楼带来的震动和噪声,电梯在楼宇北侧,不影响采光,也不影响一楼的房价。两位阿姨和其中一位阿姨住在外地的子女都通情达理。”加装电梯后,这栋楼的邻里情更浓了,大家主动承担清扫电梯、连廊卫生。勤俭社区的另外一个小区、其他社区的居民纷纷来参观,主动要求加装电梯。“社区替居民‘跑腿儿’,跑得到位特有成就感,对推动其他工作也信心满满。”苏美月说。“‘最后一公里’当然不是空间概念。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已经是基层,我们提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目的是通过强调‘距离’,要求干部到群众中去,实现‘零距离’的干群共情,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就在身边。”王正刚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站前区着力选好配强街道、社区书记,推动社区工作者走进万家。全面实施农村“书记现场”和“党员入门”帮带活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党建商圈+”示范引领作用,开通“红领精英党建沙龙”,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开展学校“五强支部”“四亮行动”“党员先锋”等活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以党建为统领,站前区进一步完善“党建+综治+网格”立体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夯实部门职能衔接,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有效破解向上够不着解决问题的职能部门,向下够不着基层百姓呼声诉求的“两个够不着”问题,并着力培养一批“社区大妈、社区大爷”,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中贴近群众、反映民意、了解情况的独特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发挥三级社会治理平台作用,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矛盾一站式化解,服务一站式提供。今年,启动街巷路提升工程,打通“断头路”,改造破损路面,以环境整治、电梯加装、公共设施维护更新为重点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停车位、充电桩、休闲健身场地,因地制宜建设“小微景观”。向工业“锈带”、北三村倾斜社会资源,补齐教育、文化、卫生短板,促进公共服务共享。提升城区品质,提高群众幸福感,站前人正用实际行动赋予宜居之地更多内涵,站稳“C”位,领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