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黄彬
时至暮春,谷雨过后,一股强冷空气裹挟风雪而来。从4月20日起,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中北部、东北部分地区出现5级至7级大风,阵风8级以上,降温6℃至12℃,多地出现雪或雨转雪,局地降雪量达到15毫米至34毫米。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受风雪影响地区气象部门全力做好应对低温雨雪天气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服务更贴心,春季农业生产有保障
4月20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永发乡,村民张庆生家的温室大棚内,黄瓜、西红柿、豆角等各种蔬菜苗长势喜人。“这两天最低气温将达到-3℃,风力也大。这种纯冷棚会有受冻风险,一定要提前加固,做好保温工作。”听了省气象服务中心农气专家马树庆的建议,张庆生抓紧组织人手忙活起来。
当前正值吉林省水稻出苗和苗床管理的关键阶段,为了减轻此次雨雪降温天气对设施农业生产的影响,省气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农户的针对性指导服务,伴随着一份份生产指南,一批批专家深入生产一线。
对于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气象局的农气专家陈杰而言,每年谷雨时节就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
20日,一场透雨过后,本该进入播种最好时机的辽宁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低温寡照天气,播种需要推迟。气象部门提前三天制作发布了寒潮低温寡照天气服务信息,为农民应对不利天气打出提前量。陈杰更是针对种植大户和果农提供一对一服务。红旗镇胜台村葡萄种植大户张秀峰在收到服务信息后,采取烟熏法应对低温,将影响降到最低。
都说春雨贵如油,这次雨雪过程对于部分缺墒地区来说确实是个利好消息。
吉林省气象部门抓住此次有利天气时机,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联手,调动国家高性能增雨飞机“新舟60”飞抵长春实施增雨作业。同时,各市、县气象部门有序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为全省春耕春播、改善中西部旱田墒情、降低东部森林火险等级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四月以来,黑龙江北部林区降水较少,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西部地区土壤旱情较重。省人影办及大兴安岭地区气象部门也牢牢抓住此次有利天气形势,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为春耕春播打好基础。
决策有依据,城市运行管理更精细
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两个战场都要赢,气象服务要两手抓、两手硬。
黑龙江省气象局针对此次天气过程,向省委、省政府提出“近期温度下降幅度较大,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居民供暖时间”的建议,《供暖气象服务专报》让供热部门调度生产有了依据。哈尔滨市政府及时采纳供暖延期建议,将全市停热时间延至4月27日;大庆市政府延时停热至4月26日。
从19日降温开始,绥芬河市气象局就医院70米的空地上建设了一套自动气象站,建成后每天向各级疫情防控医院附近的气象实况信息,助力当地医护及疫情防控相关人员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做好防控工作。
自18日起,医院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医院入口处体温检测及询问等措施。适逢此次降温天气过程,医院门口的防控工作压力有所增大。省气象部门从19日面向社会发布大风预警、寒潮预警及道路冰雪预警,还与省卫健委联合发布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气象条件黄色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防范应对准备。20日,随着气温明显下降,呼吸道疾病气象条件预警升级为橙色。
在本次天气过程中,多地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并及时发布雨雪、大风服务信息,为交通运行和城市管理赢了准备时间。
在遭遇大到暴雪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应急管理局收到气象预报预警后,迅速转发至该旗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