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盖州医疗卫生行业,提起刘维新这个名字,绝对称得上赫赫有名。他是盖州最早的西医之一,在战乱时代,救治了无数劳苦大众和革命将士。他更是盖州当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解放后,帮助盖平县*府医院(医院),并主办了多期医疗培训班,为盖州培养了大量医疗卫生工作人才。
立志学医济世投身革命事业
年2月,刘维新出生于盖平县城东忠义区方家屯村(今盖州市暖泉镇方屯村)。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背景之下,社会千疮百孔,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少年时,身边的亲人及乡亲们得病后治不起、治不好,刘维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从此,16岁的刘维新立志学医。他先医院、医院学习西医。尤其是在医院学医期间,刘维新由于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深得英国医疗专家的赏识,英国专家将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尽数教授,刘维新也抓住机会,加倍刻苦地认真学习,终于学有所成。年,刘维新回到家医院。当时的盖州地区,医疗行业传统中医占九成以上,西医可谓是凤毛麟角。传统中医传承了几千年,根深蒂固,在预防及治疗慢性病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遇到急性病、外科手术等情况,还是西医治疗更有实效。医院,让刘维新真正走上了悬壶济世,慈惠苍生的人生之路。“穷人治病不要钱”,这是刘维新为自己定下的行医准则。医院那几年,刘维新救治了无数的病人。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让他在乡亲父老中口碑极好,至今仍有在世老人对其称颂有加。
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中国共产*解放了盖平县,年,国民*再次侵占盖平县。国共进行拉锯战。共产*部队大部分得以安全转移,一少部分战士受伤或牺牲。刘维新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将两名战士藏在家中救治,伤情好转后,又秘密将他们转移走,最终得以跟大部队汇合。年,解放战争打响,刘维新带着一腔热血,毅然参加革命。医院、医院野战所工作,担任*医,救治了无数战场上负伤的将士,为前方部队提供了坚强的医疗保障。
发展医疗事业培养专业人才
年2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刘维新从部队回到家乡盖平县工作,并立即受盖平县人民*府委派,帮助*医院。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无论是医疗人才还是医疗器材在当时都是极其稀少,医院可谓是从零开始。为了给国家节省开支,刘维新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自行医以来积攒的几乎所有医疗器材全部无条件捐赠出来,并且四处寻访招募专业医疗人才组建医疗团队。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建,医院正式成立,医院副院长职务。
在医院工作期间,刘维新从来不把自己当做院领导,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看病治疗都是亲自上阵,为全院上下做出了极好的表率,为医院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做出巨大贡献。全院上下以及前来就诊的病人,无不对其敬佩有加。
年7月,刘维新任盖平县人民委员会卫生科副科长。年8月,任盖县卫生局副局长。在担任卫生局副局长期间,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刘维新走遍了全县农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进行实地调研,并指导当地建设基层卫生院,方便当地人民群众就近就医。为解决当地医疗人才不足难题,刘维新又主办了多期医疗培训班,邀请多名医疗专家为广大学员进行授课培训,培养大量医疗卫生工作人才。培训班出来的学员大多数学有所成,他们有的回到了乡村基层卫生院,医院,用自己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排忧解难。其中还有一部分学员已成“名医”,至今仍活跃在医疗行业中。若要将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好,不仅要培养当地医疗人才,更要留住外地医疗人才。在留住外地医疗人才方面,刘维新也是煞费苦心。医院里有一名分配来的口腔专家,名叫蒋文杰,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自小生活条件相对于其他地区要优越很多。刚到盖县,一日三餐都是窝头白菜,跟在上海时的大米白面相差甚远,对于蒋文杰来说实在难以下咽。加之女友又在上海,蒋文杰实在很难安心在盖县工作。刘维新得知情况后,医院领导,对于蒋文杰这样的外地医疗专家,一日三餐要按照“病号餐”的标准供应。后来,刘维新又想办法与蒋文杰女友在上海的单位协调,将其女友调到了盖县并安排工作,与蒋文杰顺利成婚,成功让蒋文杰在盖县安家落户,为盖县人民服务终生。
在本职工作以外,刘维新还曾兼任盖平县医药卫生学会副会长、营口市医药卫生学会理事。先后被推选为盖平县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盖平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委员会委员、营口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次被评选为县先进工作者、县劳动模范。其先进事迹曾在《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媒体刊发。
年5月刘维新离休,同年10月因病逝世,享年72岁。
心存仁念除伤病,手有绝招救苍生。刘维新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医生,他悬壶济世、呕心沥血、认真严谨,使无数患者摆脱了痛苦,赢得了健康与生命;作为医疗卫生系统领导,他夙夜在公、勤奋拼搏、求实创新,带领盖州市医疗卫生事业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他所留下的奉献精神定将被后辈永远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