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的小楼饭店是一九七五年营口,海城大地震后重新选址后建的,地震前的小楼饭店原址在辽河大街路南,原营口日报社对过,是青砖二层楼房,该楼在一九七五年地震时被震坏。当时的小楼饭店豆腐脑是六分钱一碗。据说这里还有一句顺口溜:“小楼饭店好,大米饭豆腐脑,两角钱吃个饱,下次还往这里跑。”
图为上世纪的营口少年宫,建于50年代后期。当时那里是一片荒郊,建少年宫用地砖,是号召少先队员从道叉子那边的砖场运来的。那时不像今天,几乎完全是人拉肩扛,用最原始的搬运方式完成任务。这座少年宫位于渤海大街路口,这里给老一辈的营口人留下过美好的回忆。80后,90后应该对这里不陌生,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里附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为上世纪的营口街景。在当时那个不富裕的年代,除了公交车以外,自行车是人们出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不过从图中来看,当年营口的道路还是很宽阔,而且道路旁边还有许多植被。
图为上世纪的营口商场,作为曾经营口最大的商场,给当年的人们留下过美好的购物回忆,据资料显示这座商场在80年代开业。
图为上世纪的辽河商场,标语是鼓足干劲办好商场为四化立功。这座辽河商场一共有三层,据说是货物和餐饮的相结合,这座商场曾经是营口最繁华的地方。
此楼是营口工农兵旅社,后改为海湾旅社,在火车站南对面,从图中来看,这座建筑看起来还是非常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