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6例辽宁安徽疫情的八点思考 [复制链接]

1#

(此图片来自安徽网)

在全国22天、辽宁天、安徽天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后,安徽和辽宁再次打破了多日的宁静,六安市、合肥市、营口市、沈阳市相继出现本土确诊病例。截至5月15日19时,共发现阳性26例,其中,辽宁确诊6例(营口市5例,沈阳市1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营口市);安徽确诊病例5例(合肥市2例,六安市3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全国新增中风险地区截至14日已达12个,为“五一”假日后发现的第一波疫情,也牵动着国人的心。这次疫情,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思考一:此疫范围有多大?此次疫情复杂,可能涉及多个地方,规模会扩大。

此次疫情虽说发现点在安徽,但传染源在哪?谁是零号病人?病毒已经传播了多长时间、多大范围?都未可知。从时间节点顺序来看,可以断定安徽的疫情应该在营口之后。虽然说六安通告中提到确诊病例李某某在大连的时候与境外输入病例有接触,但是大连方面通过流调追踪否定了这一点。而且,营口方面出现了确诊病例(皆为李某某和吕某的密切接触者,同为营口市鲅鱼圈区金色童年摄影基地员工)。2个搞培训的患者李某某和吕某都在营口停留了多日(李某某4月26日至5月1日在营口停留;吕某4月26日至5月9日在营口停留),相对于安徽,营口的疫情有可能更早且链条比较长,有可能涉及到多地多人。从前3天流调情况看,除安徽六安、合肥,辽宁营口、沈阳外,已经涉及到北京、甘肃、山西、河北、江苏、湖北等7省市。至于源头在哪里,恐很难追溯。是培训师感染了营口金色童年摄影基地员工?还是摄影基地员工感染了培训师?或者还有别的传播途径?

思考二:哪里是防控重点?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必须加强。

这波疫情有两个重要病毒携带者李某某和吕某,主要从事摄影营销培训,不到20天的时间内到过多省多地,乘坐多种公共交通工具,餐饮、培训密切接触过许多人。

乘坐的交通工具:飞机,动车,高铁,普通火车,机场大巴,三轮车,出租车,私家车。

停留地:兰州,大连,营口,合肥,六安,北京。

住宿:艾居金洋酒店,维也纳酒店。

培训场所:金色童年摄影基地,熊岳大商汇,六安爱慕影楼。

用餐:海鲜城,火锅店,机场餐厅,等等。

试想,如果放松管控,会传染给许多人的。

思考三:核酸检测有无必要?不要等身体有了不适才去做核酸检测。

经常在外地活动、频繁接触生人、聚集性较多的人应该定期主动做核酸检测,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等身体感到不适出现症状了再去检测。此次疫情,是由医院就医例行核酸检测才出的预警。而之前,培训营销人员李某某、吕某都有过不适,也就过医,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医院就诊也做了核酸检测(阴性),但没能更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失去了更早的管控机会。

思考四:医疗是否要高度警惕?如有症状及时就医,医疗机构不能放过任何疑点。

平时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向医生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便于诊断治疗。医疗机构不能轻易放过任何疑点。安徽3个病例先后都出现过症状,只有病例张某某检测出阳性。病例吕某,曾于5月3日晚上20点,到李波诊所就诊,自述嗓子疼、无发热,当天开始输液,一共输液4次(这位个体诊所的大夫也成了无症状感染者);病例李某某,5月9日18时,曾因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思考五:疫苗有没有必要打?不要等到疫情开始传播了才去打疫苗。

到目前为止,接种疫苗还是预防传染的最有效的方法。六安市和营口市最先确诊的几个病例都没有接种过疫苗。经常外出的人,应该积极主动地接种疫苗,这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近几天,安徽合肥接种疫苗的人爆棚,有的排队一个多小时还没能打上针,莫如在开始的时候就去接种。截至5月14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疫苗3.8亿剂次,美国接种2.6亿剂,超过三分之一人口完成接种,以色列有62%人口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美国疾控中心CDC近日发布的关于室内聚集的最新指导意见称,对于已经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民众在绝大多数室内或者室外场合可以酌情不戴口罩,也无需保持目前规定的1.8米社交距离。而中国的接种疫苗覆盖率仍然处在一个低水平状态。所以,我们一方面对疫情要严防死控,另一方面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思考六:病毒没那么容易传播?跨域聚集培训隐患不可忽视,须加强管理。

去年冬季,吉林省长春和通化两地养生馆组织培训授课活动推销商品,黑龙江籍输入病例林某曾在那里开展了四次针对中老年人的营销推广活动,感染者达一百人之多。今次,又是因为摄影培训引发病毒传播。两次的教训很深刻,必须严加管理。这次三个培训基地共有多少人参加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这就是参加人数、培训环境、人员密度、接触距离等情况必须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从目前检测出的阳性患者看,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基本上都是摄影基地的员工。

思考七:隔离期满就安全?隔离14天后不能完事大吉,仍要有防范意识。

有些地方出现了入境人员隔离14天以后,被确诊或是检测出阳性。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基本是14天以内,大部分是在3-7天,但仍有个别病例超过14天。针对此种情况,有的地区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防控手段,如“14+7”的方式,即是除了14天的隔离以外,还要加上7天的居家隔离,并且在隔离期间要进行核酸检测,隔离结束后也要进行核酸检测,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潜在的传播风险。所以,不要被14天隔离期迷惑。隔离期满后仍不能放松警惕。

思考八:危险离我们很远?疫情形势不容乐观,随时可能感染,个人日常的防护措施不能放松。

尽管目前我国境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绝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地区,但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流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尼泊尔疫情形势很严峻。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短期内不会形成免疫屏障。所以,我国境内面临的疫情输入风险依然较大,大流行并没有结束,中国新冠疫苗覆盖处于低水平,疫情防控依然要保持严防死守,外防输入的状态。如果不做好个人防控,病毒就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侵袭。这次有一61岁的沈阳男性患者,系中国医院后勤退休返聘职工,曾于5月3日与家人共计12人一起乘3台车自驾去鲅鱼圈旅游,5月5日返沈。5月14日,医院对近期从营口和鲅鱼圈返沈的员工进行主动核酸检测筛查,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所以,外出要做到“两个避免”:尽量避免去往出现疫情的风险地区;尽量避免去往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坚持防疫“三件套”: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

编辑

连博康

校对

范博杭

审核

王磊

素材来源:河北省健康管理学会

投稿

原标题:《26例!辽宁—安徽疫情的八点思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